单笔存取超5万要说明“来源”和“用途”?三部门发文
搜狐财经·2025-08-11 16:34
政策核心修订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计划于8月4日至9月3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 与2022年1月发布的版本相比,新《征求意见稿》简化了现金存取尽职调查要求,不再保留“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相关表述 [1][5] - 对于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超过5万元人民币或等值1万美元的情况,金融机构仅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基本信息,无需了解资金来源和用途 [5] 政策历史背景与市场反应 - 原《管理办法》于2022年1月19日宣布,并计划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要登记”的规定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4] -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曾回应称,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取业务笔数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左右,该规定对客户办理现金业务影响较小 [4] - 原《管理办法》在发布一个月后,即2022年2月21日,因技术原因被暂缓施行 [4] 当前监管原则与专家观点 - 《征求意见稿》第七条规定,对于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较高的情形,金融机构仍需了解客户资金来源和用途,并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表明反洗钱监管并未放松 [5] - 银行反洗钱合规实务专家指出,从制定到暂停再到制定新规替代,显示反洗钱监管机构在与市场交互中灵活变通监管思路和方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