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一个月超百只基金限购,业绩高增为何主动“踩刹车”?
第一财经·2025-08-11 19:33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自8月11日起单日限购10万元,2019年限购额度为500万元 [2] - 近一个月至少有133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214只主动权益基金处于限购状态,超四成近一年回报率超30% [2] - 中欧数字经济A以146.87%的近一年回报领跑限购产品,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等限购产品回报率翻倍 [2] 基金规模增长情况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2023年二季度末的1238.46万元暴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5.27亿元,增幅超122倍 [3] - 36只限购基金年内规模翻倍,海富通量化前锋A等9只产品规模增幅超10倍,去年底规模均不足6000万元 [3] - 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也加入限购行列,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近一年上涨143.85%,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回报超65% [3] 限购原因分析 - 基金公司通过限购控制规模以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和运作稳定性,避免市场过热时策略失效 [4] - 限购机制可抑制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引导理性规划和长期投资 [5] A股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上证指数8月11日盘中冲高至3656.85点创年内新高,年内新开户数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6.9%,7月新开户196万户同比增71% [6] - 融资余额创2016年以来新高,流动性驱动下A股估值仍处低位,存在扩张空间 [6] 行业与板块展望 - 创新药板块进入业绩兑现第二阶段,具备BD合作或产品放量超预期的公司有望表现突出 [7] - 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具备业绩弹性,金融板块保留防御属性 [7] - 创新药上游公司及CXO企业2025年业绩改善,骨科、医疗设备等板块值得关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