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一个月超百只基金限购 业绩高增为何主动“踩刹车”?
第一财经·2025-08-11 20:31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自8月11日起实施单日限购10万元 此前2019年限购额度为500万元 [1][2] - 近一个月至少133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 其中214只主动权益类限购基金中超四成近一年回报率超30% [2] - 中欧数字经济A以146.87%回报率领跑限购产品 广发成长领航等多只产品实现翻倍收益 [2] - 限购额度差异显著 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至5000万元不等 中信保诚多策略从1万元收紧至1000元 [3] 基金规模暴增情况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2023年二季度末1238.46万元暴增至15.27亿元 一年增长超122倍 [3] - 36只限购基金年内规模翻倍 海富通量化前锋等9只产品增幅超10倍 去年底规模均不足6000万元 [3] - 限购阵营扩展至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近一年上涨143.85%并暂停申购 [3] 限购原因与市场影响 - 基金公司通过限购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 维持基金运作稳定性 避免规模约束影响阿尔法收益能力 [4] - 限购机制抑制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 引导理性投资规划和长期持有策略 [4][5] - 避免短期业绩驱动下的盲目跟风买入 降低因业绩持续性不确定带来的投资风险 [4] A股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8月11日冲高至3656.85点创年内新高 年内新开户数量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6.9% [7] - 7月新开户196万户同比增长71% 融资余额创2016年以来新高 流动性成为市场主要支撑 [7] - 国内出口数据超预期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 A股估值处于低位存在较大扩张空间 [7] 行业板块投资机会 - 创新药板块进入业绩兑现第二阶段 具备实际BD合作与产品放量能力的公司有望突出 [8] - 科技成长板块为核心主线 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提供业绩弹性 金融板块保留防御属性 [8][9] - 创新药行业带动上游及CXO公司股价表现 骨科、医疗设备等板块业绩改善值得关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