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百果园“教育消费者”,不妨听市场怎么说
北京商报·2025-08-11 21:55
公司定位与市场争议 - 公司定位高端水果零售商并成长为国内最大水果零售商 通过水果专家定位塑造品牌溢价 [1][2] - 创始人言论引发舆论反弹 包括“教育消费者”和“不迎合消费者”等观点导致消费者心理不适 [1][2][3] - 价格居高不下引发市场质疑 有消费者吐槽“月薪两万元吃不起” [1] 行业特性与竞争环境 - 水果行业具有高频消费和刚需特性 市场规模足够大但损耗率高且集中度低 [3] - 线上线下充分竞争 消费者每日进行三方比价且对价格敏感 [2][4] - 零售业本质是连接人货场 核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 [3] 品牌溢价与消费者认可 - 品牌溢价需商品与服务支撑 消费者认可度随时间变化 需明显品质差异和体验优越 [2] - 消费者需求是花合理钱买对等品质 最有效教育是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体验提升 [5] - 定价体系、品质标准、供应链管理、损耗控制和服务体验是说服消费者关键 [4] 企业言论与市场影响 - 创始人言论传递企业价值认知但措辞值得商榷 “利用消费者无知”等表达产生高高在上感 [2] - 消费者产生被教育感后品牌好感度骤降 转化为对品牌和价格不信任并影响购买决策 [3] - 价格争议核心是公司能否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需市场最终评判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