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板块IPO申报门槛变化 - 北交所从被忽视到成为热门选择,创新型中小企业首选路径[1][32] - 创业板净利润门槛从3000万元提升至1.5亿元,中游水平需1.7-1.8亿元[1][2][7] - 科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但要求估值近百亿,如昂瑞微(88亿)、摩尔线程(298亿)[3][4][7] - 主板传统行业需2亿元净利润,消费类企业如百菲乳业(3亿)、陕西旅游(5亿)重新活跃[5][7]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特征 - 总量激增130%达177家,北交所占比65%(116家),6月单月占比85%[8] -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新增18家,创业板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8] - 净利润中位数显著提升:主板2.71亿、创业板1.61亿、科创板0.75亿、北交所0.81亿[13][18][24][30] 分板块企业特征 主板 - 19家企业中18家选择标准一,惠科股份因面板行业周期亏损14.28亿改用标准二[10] - 营收中位数27.02亿,58%企业集中在20-50亿区间,最低冈田智能9.3亿[11] - 消费类企业占比提升,如植物医生(2.4亿)、福恩股份(2.7亿)响应政策支持[13] 创业板 - 21家企业中20家选择标准一,大普微(-1.91亿净利润)为首单未盈利企业[15] - 营收中位数9.41亿,48%企业集中在5-10亿区间,欣兴工具最低4.67亿[16] - 锂电/储能类企业集中申报,如理奇智能、麦田能源反映政策包容性[18] 科创板 - 21家企业中6家亏损企业选择特殊标准,如沐曦集成(211亿估值)[20][21] - 营收中位数4.56亿,33%企业分布在3-5亿和5-10亿区间[22] - 7家亏损企业均为半导体领域,6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26] 北交所 - 116家企业中114家选择标准一,天康制药(动物疫苗)因ROE不足改用标准三[27] - 营收中位数6.14亿,38%企业集中在5-10亿区间,提牛科技最低1.48亿[28] - 北证50指数涨幅39.45%,审核周期压缩至10-15个交易日[32]
2025年企业IPO最新隐形门槛
搜狐财经·2025-08-11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