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机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承载着食物供给、水源净化、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2] - 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议题[2] - 生物多样性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文化内涵[2] 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 我国已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3] - 建立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平台可实现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实时监控[3] - 四川若尔盖湿地实景三维监测系统实现了对25个试点项目的实时监测和评价[3] 物种保护策略 - 对广布种与优势种实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4] - 对极小种群物种建立抢救性保护机制,开展植被重建和生境连通性提升[4] - 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7只恢复至42只,印证了科学保护的有效性[4] 遗传资源保护 - 建立国家级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库,收集地方品种与野生近缘种的遗传材料[4] - 推广传统耕作制度与品种混作模式保护重要基因资源[4] - 贵州从江稻鱼鸭系统通过放养本地鸭种,保护了糯稻、鲤鱼等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4] 污染防治成效 - 2024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大幅超过"十四五"目标[5] -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率达到90.4%[5]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5] 绿色生活方式 -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后干垃圾清运量减少16.7%,回收利用率达45%[6] - 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6] 生态扩容效果 - 湖北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修复后鸟类由141种上升到184种[6] - 上海"生境花园"构建立体网络提升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韧性[6] 生态价值实现 - 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实现年旅游收入1.8亿元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稳定[7] - 中国甘李药业掌握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减轻对生物资源的依赖[7] 生态补偿机制 - 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模式已扩展至全国20个流域[8] - 全国首例跨省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占赔偿金额的75.96%[8]
培育生物多样性新质生产力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物多样性治理系列解读①
中国环境报·2025-08-12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