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铁行业巧用衍生品避险
期货日报·2025-08-12 07:29

钢铁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行业正从低效同质化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经营哲学发生深刻转变,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成为核心业务流程中的"战略基础设施" [1] - 本轮下行周期主要由需求下滑引发,产能过剩程度较2015年改善明显:2015年粗钢产能利用率66.99%,2025年上半年维持在80%附近 [1] - 供给侧改革推动环保和能耗标准提升,落后产能占比显著下降,使得本轮"反内卷"(去产能)难度高于上一轮 [1] - 竞争焦点转向技术制高点,特种钢材研发竞赛白热化,例如氢冶金技术可将吨钢碳排放从2吨降至0.5吨 [1] - 钢厂通过自律控产(如陕晋川甘区域共识)、技术升级、产品差异化(布局新能源、钢结构建筑市场)三方面协同发力 [1] 黑色产业链生存革命 - 行业基因重构,企业需将"波动率管理"融入组织DNA,金融工具与技术创新成为穿透周期的关键 [2] - 华北某钢厂将期货价格曲线与生产调度实时联动,套保算法动态优化风险敞口,从关注高炉温度转向波动率指标 [2] - 贸易商转型为"现代供应链服务商",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如定制加工、配送),2024年6-7月螺纹钢盘面升水150元/吨时通过期货套保锁定利润 [2] - 累计期权等场外衍生品广泛应用,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竞争力 [2] 金融衍生品的战略地位 - 衍生品从辅助工具升维为企业抵御周期波动的"战略基础设施",结合"服务之矛"与"风控之盾"的企业将成为破局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