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宇树推进IPO,王兴兴谈行业痛点:硬件现阶段够用,具身智能AI拖后腿
华夏时报·2025-08-12 08:2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核心目标是让机器人干活而非表演 专注于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并进行了大量数据采集和开源工作 [1] - 公司通过低价策略促进销售 G1机器人起售价9 9万元 R1小型人形机器人起售价3 99万元 旨在通过足够出货量构建生态 [3] 商业化进展 - 公司2024年机器狗年销量达2 37万台 占全球市场份额69 75% 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台 [2] - 公司G1是2025年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人形机器人 Go2是过去几年及2025年全球出货量最多的四足机器人 [2] - 行业整体仍处于商业化初期 尚未达到大规模出货阶段 [3] 财务与上市进展 - 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 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盈利 [2] - 公司已启动上市辅导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上市被视为迈向成熟管理阶段的标志 [2]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当前行业最大瓶颈是具身智能AI技术不足 而非硬件问题 [4] - 具身智能大模型需处理多模态感知和实时决策 复杂度远超语言大模型 在实现 训练和部署三方面均存在极高难度 [5] - 语言大模型的Scaling Law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尚未充分验证 现有模型架构不够统一和高效 [4] 技术研发路径 - 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由机器人厂商主导 或与大模型厂商协作完成 因涉及专业传感器标定和场景数据 [6] - 智元机器人已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ViLLA架构 阶跃星辰与多家机器人厂商达成技术合作 [5][6] - 合作研发被视为最快产生效益的方式 因多数机器人企业缺乏AI技术能力和GPU资源 [6] 行业发展预期 - 行业临界点标志为人形机器人能完成陌生场景任务 预计最快1-2年 最慢3-5年可实现 [1] - 具身智能大模型将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 是规模商用的必要条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