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反内卷”,究竟是在“反”什么?
金融时报·2025-08-12 08:57
银行业竞争现状 - 行业陷入高度同质化竞争状态,表现为利率战和规模战,消费贷和经营贷利率跌破3%,触及银行资金成本底线[1] - 规模导向的考核模式导致基层员工高压,出现手工补息、高息买存款等违规行为[1] - 信贷资源错配严重,资金过度集中于大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1] 行业影响 - 低水平竞争压缩银行利润空间,削弱创新动力和服务质量,形成"规模扩张—价格血拼—风险积聚"的恶性循环[2] - 单一营收结构(依赖存贷利差)加剧内卷,需拓展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非利息收入业务[2] 解决方案 - 银行需明确差异化定位:国有大行发挥主力军作用,地方性银行聚焦区域特色,走"小而美"路线[3] - 优化考核机制,引入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多元化指标,替代单一规模考核[3] - 金融管理部门应分类设置考核指标,推动错位竞争,构建分层有序的行业生态[3]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通过制度约束引导可持续发展[2] - 摒弃低价换市场策略,以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体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