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政策试点到规模化推广 绿电直连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科技日报·2025-08-12 09:54

政策框架与战略意义 - 国家首次明确绿电直连规则框架 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与低碳转型 [1][2] - 政策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应对国际碳壁垒挑战 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2] - 绿电直连可实现电量物理溯源 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并降低用电成本 [2][4] 行业影响与模式变革 - 推动新能源应用模式从集中开发转向集中式与分布式消纳并举 [4] - 创造去中介化市场交易新机制 突破传统电力交易模式与电网利益壁垒 [4] - 催生"产用一体"能源用户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两类新型经营主体 [4] - 助力形成全国统一且区域灵活适配的电力市场格局 [5] 电价机制与价值体现 - 传统电价仅反映发电成本 清洁能源环境价值被低估 [4] - 直连模式允许企业为降碳收益支付溢价 形成反映环境价值的电价机制 [4] 地方实践与推广挑战 - 江苏 云南 青海等省份已出台推动方案 云南通过6条路径推动绿电就地转化 [6] - 青海规定上网电量占比上限一般不超过20% 强化源荷适配 [6] - 需克服技术经济体制等多维障碍 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影响主体积极性 [6] - 余电交易存在操作障碍 需发展"直连+储能+需求响应"复合型项目 [6] 电网协同与系统安全 - 需协调电网企业收益受损问题 直连模式导致其售电量减少 [7] - 需合理分摊备用电源等电网服务成本 否则削弱直连价格优势 [7] - 可借鉴欧盟要求直连用户保持大电网备用连接的做法 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