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财务报告略超预期 收入和毛利下滑幅度放缓且优于指引及市场预期 但市场反应消极 股价显著下跌 [1][2][8] - 公司面临产品结构变化、生产波动及折旧压力等短期挑战 同时长期受先进制程研发受限及成熟制程产能过剩风险影响 [4][5][6][11][13] - 估值处于合理略高水平 未来表现取决于国产替代逻辑强化及先进制程技术突破 [14][1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业收入22.1亿美元 同比增长16.2% 环比下滑1.7% 优于预期 [3] - 毛利润4.50亿美元 同比增长69.7% 环比下滑11.1% 毛利率20.4% 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但仍超指引 [5] - 净利润1.3亿美元 净利润率6.0% 环比下滑2.4个百分点 [6] - 经营利润1.5亿美元 EBITDA 11.3亿美元 EBITDA利润率51.1% 环比下滑6.4个百分点 [6] 业务构成 - 12英寸晶圆收入15.9亿美元(占比76.1%)环比下滑4.8% 8英寸晶圆收入4.99亿美元(占比23.9%)环比增长6.6% [3] - 中国区营收18.6亿美元(占比84.1%)环比下滑1.9% 美国区收入2.9亿美元(占比12.9%)环比增长0.6% [3] - 汽车电子收入环比增长7.9%至2.2亿美元 消费电子(占比41.0%)和智能手机(占比25.2%)仍为主力 [4] 运营指标 - 晶圆出货量239.0万片(折合8英寸)环比增长4.3% 但平均销售单价(ASP)环比下滑6.4% [4] - 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月产能增至99.13万片(折合8英寸) [6] - 研发费用环比增长22.1% 管理费用环比增长26.5% 主要因工厂开办费用增加及先进制程研发投入 [7] 业绩指引与市场担忧 - 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7% 因订单供不应求及价格折让消失 [9] - 三季度毛利率指引18%-20% 与二季度持平 但面临新产能折旧压力 [10] - 四季度业绩能见度存疑 主要风险来自手机厂商可能下调出货预测及晶圆订单调整 [10] - 成熟制程需求依赖政策补贴和关税 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及价格竞争 [11] 战略与估值 - 公司战略重心向成熟制程倾斜 但先进制程受限影响长期竞争力 [11][13] - 地缘政治因素促使国产替代成为长期战略 公司积极研发先进封装及材料创新(2024年专利中35%涉及该领域) [14] - 港股PB估值2.4倍 高于同业平均1.9倍 A股PB 4.6倍 处于历史区间4.8-7.9倍的下沿 反映合理预期 [15]
财报超预期市值却跳水,中芯国际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