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库策论丨日本“资源外交”对关键矿产国际布局的启示
搜狐财经·2025-08-12 11:39

全球关键矿产战略背景 - 关键矿产成为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战略性产业的基础支撑 供应链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科技发展、工业体系和经济安全[1] - 美国于2025年3月签署加强关键矿产生产的行政令 4月启动关键矿物进口"232调查" 欧盟、澳大利亚等经济体也制定关键原材料战略以降低对外依赖[1] - 日本作为关键矿产消费大国 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本土供给能力偏弱 其"资源外交"战略成为保障资源供给的核心手段[1] 日本资源外交演变阶段 - 初步建立阶段(1960s-1980s):1963年设立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MMAJ) 1967年设立日本石油公团(JNOC) 主导海外金属和石油资源开发 1973年设立资源能源厅 1983年将钨、钴、钒等7种战略金属纳入国家储备体系 1984年发布关键矿产目录[3] - 战略化与体系化阶段(1990s-2009):2004年成立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组织(JOGMEC) 整合勘探开发、储备、技术创新等多维保障路径 2007年推出稀有金属供应稳定措施 2008-2009年颁布《资源确保方针》和《稀有金属确保战略》[4] - 全球化精细布局阶段(2010至今):2012年将关键矿产保障纳入资源外交战略 2014年更新关键矿产目录至32种 2020年推出《新国际资源战略》强调电动车及清洁能源设备矿产供应 2023年发布《面向绿色转型的资源外交指南》[5] 日本资源外交实施路径 - 强化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5个潜在资源供给国的全产业链合作 涵盖勘探、开采、加工及蓄电池生产工厂建设 2023年3月与美国签署《美日关键矿产协议》推动锂、钴等电动汽车原材料合作[7] - 参与多边矿产安全网络:2022年6月加入"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同年12月参与组建"可持续关键矿产联盟" 2023年4月推动G7通过"关键矿产安全五点计划" 5月参与美日印澳"四方投资者网络"[8] - 主导深海矿产资源规则制定:出台《深海海底采矿暂行措施法》《海洋基本法》等国内法案 凭借日本海洋科技中心(JAMSTEC)技术优势掌握海洋环境数据 2024年与国际海底管理局讨论西北太平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9] - 推进关键矿产回收利用技术合作:在G7框架下推动制定国际回收标准 2023年9月在国际能源署峰会上提议将关键矿产作为IEA工作第二支柱 通过日元贷款和技术合作协助印尼、泰国开展"城市矿山"计划[11] 战略启示与行业方向 - 需强化与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亚等资源国的战略合作 优化海外关键矿产资产布局 依托WTO、APEC等平台推动矿业投资便利化[12] - 深化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及RCEP等区域合作框架 建立关键矿产资源信息平台 整合全球矿产储量、供需动态及价格趋势数据 推动成员国间矿产加工技术标准统一[12] - 增强国际资源供应链话语权:扩大人民币在矿产品贸易结算范围 制定关键能矿产品价格指数 参与多边矿产合作机制制定规则标准[13] - 推进关键矿产回收利用技术:运用航空物探、地球化学、无人机三维建模和AI强化地质勘探 加强新能源动力电池全链条回收管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