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统一规则体系的建立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8月6日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旨在构建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制度体系和技术基础,为电力资源全国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铺平道路 [1] - 此次发布的《规则》是“1+6”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系统性、规范化推进的新阶段 [2][3] - 《规则》围绕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电能量、功率等数据的测量、记录以及结算服务、电费收付等作出了统一要求,以解决各地计量管理不规范、单位不统一、流程衔接不畅等问题 [1] 规则体系的具体内容与影响 - “1+6”基础规则体系以2024年修订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核心,并包括《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等6项配套规则 [2] - 在计量结算环节,《规则》专门设置“结算准备”小节,分类提出档案、合同、调度执行、计量等各类结算数据的收集汇总要求,使经营主体能清晰了解自身电力交易的成本与收益 [4] - 《规则》统一了电力结算周期及时限,要求以自然月为周期,交易机构须在每月第8个工作日前出具上月正式结算依据,电网企业须在每月第10个工作日前发行上月电费账单,将发电企业拿到电费的时间从近1个月缩短至10个工作日 [5] 电力市场发展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62.7% [6]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截至6月底,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达97.3万家,同比增长23.8% [6] - 近期电力跨省跨区交易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3月完成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6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7月正式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 [6] 规则实施面临的挑战与推进 - “1+6”规则体系在全国全面落地实施面临挑战,主要源于各省基本采取“以省为实体”的市场建设模式,新规则需面对与各省原有规则差异的碰撞 [6] - 由于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规则本身需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以避免出现风险管理漏洞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组织电力交易机构对现行市场制度规则进行梳理自查,推动各地在基本规则要求下统一规范开展市场交易 [7]
全国电力市场有了统一的“度量衡”
中国青年报·2025-08-12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