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 累计亏损36.77亿元 主营业务持续失血且缺乏自我造血能力 [1][2][4] - 新能源转型收效甚微 光伏和储能业务收入贡献低 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预期 [6][8] - 公司依赖出售资产和政府补贴维持账面盈利 非经常性损益占归母净利润445.71% [4][5][9] - 债务规模大幅上升 有息负债超32亿元 利息支出近8000万元 财务压力持续加剧 [9][11] - 传统业务毛利率低下 棉纱业务毛利率仅8.19%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扣非净亏损7266万元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转正至1144万元 但依赖参股子公司投资收益3245万元 [2][11] - 2024年销售费用1.07亿元 管理费用2.08亿元 财务费用6796万元 研发费用7942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0.19亿元 管理费用0.46亿元 财务费用0.21亿元 研发费用0.03亿元 [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9992万元 资产处置及政府补贴贡献1.21亿元 [5] 业务转型 - 2021年放弃增资东风悦达起亚 股权从25%稀释至4.2% 变相剥离汽车业务 [4] - 2024年以2.79万元转让悦达智行100%股权 退出汽车销售服务领域 [4] - 当前主营转向棉纱、纺织、农业装备、物流等领域 2024年棉纱业务营收11亿元 占总营收36.27% [4] - 新能源业务2024年营收3795万元 仅占总营收1.25% [6] 新能源项目详情 - 投资15.8亿元建设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2024年实际收入仅1112万元 净利润944万元 [8] - 灌东150MW光伏项目和70MW光伏项目仍在推进 [8] - 储能业务2024年营收仅293万元 [8] - 弶港100MW/200MWh储能项目2025年6月并网 投资2.6亿元 [8] 债务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末有息负债超32亿元 同比增加10亿元 [9] - 短期借款18.65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951万元 短期有息债务超19亿元 [9] - 货币资金13.91亿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3.8亿元 类现金资产无法完全覆盖短期债务 [9] - 资产负债率46.89% 连续两年攀升 [9] 行业环境 - 光伏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补贴减少与弃光率上升使盈利难度加大 [11] - 光伏电站净利润率通常仅3%-5% 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 [11] - 智能制造板块多家子公司亏损 悦达智能农装亏损4096万元 悦达专用车亏损479万元 [11] - 新材料领域磷酸锰铁锂项目已量产 但对整体营收贡献微乎其微 [11] 管理层战略与目标 - 聚焦"两新一智"战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 [1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新能源装机1-2GW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 [12] - 实际转型效果受行业竞争、债务压力和盈利难题制约 [12]
悦达投资扣非连亏8年,非经常性损益撑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