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劳动状况与健康问题 - 骑手社保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但多数骑手更关注眼前生计而非社保[1] - 骑手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自身却难以获得健康饮食[2] - 骑手普遍存在饮食不规律问题,胃病成为"职业病",工作性质导致无法规律进餐[3] 骑手饮食健康现状 - 骑手饮食以高碳水、高热量的速食为主,与膳食指南标准相去甚远[7] - 高强度工作下,骑手常选择饼干、馍片等便携食品充饥[4] - 部分骑手采用简易烹饪方式(如卡式炉煮面)解决用餐问题[5] - 体重异常变化(普遍增重或病理性减重)成为健康警示信号[7] 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 - 韩国研究显示:每日少于三餐的零工劳动者患抑郁症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以上[8] - 女性骑手面临工作与育儿的角色冲突,心理健康问题突出[8] - 工作压力导致"吃饭"被边缘化,骑手常因爆单而忽略进食需求[7] 零工经济健康风险研究 - 医学研究将零工经济环境列为新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10] - 1950年代数据显示:低体力活动职业冠心病死亡率比高体力活动职业高2倍[10] - 旧金山调查显示35%出租车司机存在≥4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11] - 英国研究发现:每经历一次失业,糖尿病风险上升39%,高血压风险上升28%[11] 行业系统性健康挑战 - 中国2亿零工劳动者的健康研究存在数据空白,亟需政策关注[11] - 平台经济吸引传统边缘人群(农民工、新移民),但缺乏健康保障体系[11] - 学者呼吁将"健康韧性"纳入劳动者权益保障范畴[14] 数字经济与劳动健康 - 骑手健康困境折射现代社会"过渡劳动"的普遍性问题[12] - 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隐藏着劳动者健康代价[13] - 算法监管下的"数字韧性"需要与"健康韧性"形成平衡[13]
送外卖是一种“短命劳动”吗?
虎嗅·2025-08-12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