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筑牢安全与性能基石——记《中国汽车报》第十八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
中国汽车报网·2025-08-12 12:18

活动概况 - 第十八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活动由《中国汽车报》主办 共有17款车型参与评选 包括小米 奇瑞 赛力斯 阿维塔 吉利 蔚来 小鹏 魏牌 仰望等知名车企 [2] - 活动累计测试车型超过400款 总测试里程突破10万公里 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技术晴雨表 [3] - 采用开放社会道路与江苏昆山玛吉斯测试场双场景测试体系 构建覆盖真实道路场景的测试环境 [3][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开放道路测试涵盖高速公路和城市路段 重点考察高速领航驾驶辅助(NOA)与车道居中辅助(LCC)的泛用性 包括车流量密集路段的跟车距离控制与车道保持精度 以及蜿蜒道路对模糊车道线的识别能力 [4] - 封闭场景测试聚焦产业级场景 包括智能泊车场景与综合场景 对自动紧急刹车(AEB) 自动变道辅助(ALC) 泊车辅助等核心功能进行功能性测试 [5] - AEB测试模拟60km/h下遇静止车靶和移动人靶的紧急制动 ALC测试设置发现障碍物后自主变道场景 泊车辅助涵盖斜列 垂直 侧方及车位障碍物探测避让等多元场景 [5] - 无人运输场景要求车辆在模拟厂区复杂路况中完成自主建图 动态路径规划与精准避障 智能泊车赛项设置狭小车位 斜列障碍物等场景 [5] - 综合场景测试融合城市道路与产业园区需求 要求车辆应对突发行人 施工路段 临时交通管制等动态因素 [5] 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网联技术从功能堆砌阶段迈进体验优化与场景适配的深水区 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质变跨越 [5][6] - 配备NOA的车型在高速路段展现近乎零偏差的车道保持能力 在连续弯道与逆光环境下仍能精准识别车道线 [6] - 系统可根据车流密度自动调节跟车距离 面对邻车近距离切入能迅速减速 操作流畅度接近专业司机 [6] - 多款车型实现无接管完成符合国标的垂直 平行 60度倾斜式停车位泊车 [6] - 参赛车辆应对突发横穿行人及障碍车的制动 规避反应时间大幅降低 [6]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有的车型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恶劣天气适应性 如暴雨天激光雷达的穿透性优势 [6] - 有的车型强化人机交互的自然感 有的专注于低算力平台的算法优化 在降低硬件成本的同时保证功能完整性 [6] - 标志着中国汽车智能化跳出同质化竞争 进入基于用户需求的精准创新阶段 [6] 行业影响与价值 - 活动以权威加专业的协同模式为技术评价注入媒体公信力 提供可信赖的技术参照系 [3][8] - 评测结果为企业指明研发方向 推动行业标准完善与技术生态成熟 [8] - 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捕捉与精准满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