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重组潜力股曝光,仅24只
证券时报·2025-08-12 13:06

并购重组市场整体提速 - 2025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明显提速,涉及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政策推动和市场参与度提升是主要背景 [1] - 本轮并购重组浪潮呈现四大特征:规模更大、双创公司占比高、政策包容性更强、聚焦产业整合 [1] - 这些特征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1] 特征一:规模更大 - 截至8月8日,2025年有88家上市公司公开作为竞买方的并购重组事件,年化数量有望突破140家,创2020年以来新高 [2] - 并购规模显著扩大,出现多起大型交易,例如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100%股权、中国神华收购控股股东煤炭及相关资产、湘财股份吸收合并大智慧100%股权 [2] - 大规模并购重组推动力来自企业对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追求,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竞争力增强 [2] 特征二:双创公司占比高 - 双创板块公司并购重组活跃,今年以来42家双创公司披露公告,占比接近48%,较2016-2024年大幅提升 [4] - 行业分布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公司数量占比大幅提升 [4] - 并购资产多属新质生产力行业,电子元件、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与设备等行业均有5家或以上公司,半导体产品、电子设备和仪器、工业机械等行业均有3家公司 [6] 特征三:政策包容性更强 - 政策包容性增强,包括实施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放宽财务状况变动、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要求、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等 [8] - 科创板首例"亏收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案例出现,芯联集成获得证监会批复 [8] - 支付方式中现金收购占比提升,30家公司选择现金收购,30家采用现金与股权结合方式,两者使用比例较往年显著提升 [8] 特征四:聚焦产业整合 - 产业并购(垂直整合与横向整合)及战略合作占比接近七成,较往年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显示并购活动更聚焦产业整合 [9] - 多元化战略和资产调整目的的重组事件数量显著下降,上市公司更重视围绕核心业务推进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链并购 [9] - 典型案例是中国神华整合13家核心煤炭及相关产业主体,将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主要煤炭产业链资产系统性注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9] 政策与地方支持 - 2024年政策组合拳密集出台,包括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极大激活并购重组市场 [11]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增强"硬科技"和"三创四新"企业实力 [11] - 地方政府如上海、深圳发布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计划,鼓励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公司通过并购提升质量、拓展规模 [11] 重组潜力股筛选标准 - 低负债率、低市值、业绩承压且此前进行过资产并购的公司重组潜力更大 [11] - 截至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低于20%、2022-2024年每股收益均低于0.1元、最新市值低于50亿元、上市超过5年的公司有60多家 [12] - 其中24家2016年以来披露过并购事件,17家此前并购重组失败,业绩表现不佳显示转型动力强 [12] - 资产负债表干净的公司更具价值,例如御银股份和国中水务资产负债率不足10% [13] - 国企改革和市值管理背景下,GQY视讯、威帝股份、益民集团、莫高股份等国企值得关注 [13] 重组潜力股数据 - 御银股份资产负债率1.55%,年内涨幅43.78%,市值49.25亿元 [14] - 国中水务资产负债率6.66%,年内跌幅9.82%,市值48.90亿元 [14] - GQY视讯资产负债率10.07%,年内跌幅3.54%,市值28.87亿元 [14] - 莫高股份资产负债率16.50%,年内涨幅44.61%,市值21.55亿元 [14] - 其他低负债率公司包括*ST科(4.54%)、*ST四通(7.01%)、群兴玩具(10.71%)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