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港股SaaS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普遍改善,多家公司实现扭亏或亏损收窄,但资本市场反应消极,行业股价集体下跌[2][3][4] - 业绩改善主要依赖成本控制和非经营性因素,而非收入强劲增长,引发市场对盈利可持续性的质疑[5][6][7] - AI技术为行业带来效率提升和产品创新机遇,但同时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研发成本高昂及客户流失等挑战[9][10][12] - 行业核心矛盾在于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增长,需通过规模化效应和深度AI融合实现可持续竞争力[8][12][13] 港股SaaS企业2025H1业绩表现 - 金蝶国际: 营收3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净亏损收窄55.1%至9774万元人民币[4][5] - 有赞: 营收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净利润7174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4][5] - 迈富时: 盈利3180万至4100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5] - 明源云: 盈利1209万至1541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5] 业绩改善与股价背离原因 - 收入增长乏力: 金蝶国际营收增速低于投行预期,有赞订阅解决方案收益同比下滑1%[5][6] - 盈利依赖成本控制: 金蝶国际通过研发开支缩减实现减亏,有赞通过销售、行政及研发开支下降实现盈利[6][7] - 非经常性因素影响: 迈富时扭亏部分因上市费用及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归零[7] AI对行业的影响 - 机遇: - 金蝶国际AI合同金额超1.5亿元,AI助手活跃用户达17万家[10] - AI提升产品竞争力与运营效率(如明源云人均产出大幅提升)[9][10] - 挑战: - 数据孤岛和算力成本高昂(如微盟集团2024年亏损扩大129.1%至17.44亿元)[12] - 客户流失问题持续(有赞付费商家数量从5.58万家降至5.37万家)[12] 行业长期发展关键 - 需通过规模化效应和深度AI融合替代短期成本管控[8][12] - 平衡AI投入与现金流管理,解决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问题[12][13] - 应对巨头竞争(如阿里云、腾讯云)及宏观经济导致的IT预算收缩[8]
发生了啥?SaaS概念股业绩大幅改善,股价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