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消费贷,每家贷款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第一财经·2025-08-12 17:5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同时印发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财政贴息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最高限额为单家机构3000元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贷款规模上限达100万元 [1] - 贴息政策分别从需求端(个人消费)和供给端(服务业经营主体)双向发力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1] 政策覆盖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覆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发放的贷款 需通过贷款账户识别消费交易信息 [2]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全额贴息 5万元以上仅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 且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2] - 服务业贴息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 贷款合同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 [2] 贴息标准设计 - 统一按贷款本金1个百分点比例贴息 且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 [3] - 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个人消费者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部分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3]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3] 政策实施机制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涉及23家经办机构 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微众银行/蚂蚁消金等) [6] - 服务业贴息限定21家全国性银行 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及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 [6] - 个人贴息由经办机构直接抵扣利息 服务业贴息需经营主体向经办银行申请并签订明确资金用途的合同 [6] 政策战略意义 - 贴息政策通过财政金融协同联动降低融资成本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撬动更大资金规模 [4] - 重点支持服务消费领域 顺应居民消费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 [3] - 通过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从供需两端共同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