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省一笔钱!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来了,年贴息1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2025-08-12 20:4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3]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为100万元 [1][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3] - 经办银行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行和12家股份行,共21家全国性银行 [1][4]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覆盖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识别交易信息的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 [2][6]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的贴息资金 [2][6]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2][6]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其中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2][6] - 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行、12家股份行和5家其他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2][7] 政策实施与响应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 [2][8] - 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已表态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推动政策精准落地 [8][9] - 部分股份行(如光大银行)响应政策,承诺优化金融服务、简化手续并加强资金监管 [9] - 政策到期后可能根据效果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3][6] - 消费金融机构入选经办名单有助于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 [7] 监督与约束机制 - 严禁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或理财等套利活动,严禁虚报、冒领、套取贴息资金 [4][5] - 经办银行需严格审核贴息资金申领,确保合规兑付,违规行为将追回资金并依法处罚 [5][7] - 借款人套取贴息资金的行为将被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