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警惕假专家真坑农
北京商报·2025-08-12 21:22
行业现象分析 - 假冒农技专家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农业大学毕业生”或“农业行业数十年从业者”等虚假人设进行内容策划 主要目的是销售功能远不及预期的农资产品 [1] - 这些账号多数由MCN机构签约孵化 通过养号练号等操作实现农资带货目标 [1] - 假冒专家利用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及信息辨别能力有限的弱点 针对性推荐所谓特效农资产品 [2] 行业影响 - 劣质农资产品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造成农民全年经济损失 [2] - 假冒专家扰乱农业技术传播秩序 影响正规农资市场发展 并透支农民信任体系 [2] - 正规农资产品与专业农业技术指导因假专家搅局面临市场被侵蚀的风险 [2] 平台与监管 - 短视频平台需加强账号审核机制 要求自称专家者提供学历证明及从业资格等证明材料 [3] - 农业与市场监管部门需协同打击假专家虚假宣传及违规销售行为 [3] - 网络平台应被专业机构用于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 以对抗假冒专家现象 [4] 行业背景延伸 - 同类假冒专家模式在医疗教育及AI等领域同样活跃 通过贩卖焦虑等手段销售保健品或课程 [2] - 机构主导的账号利用公众健康焦虑 教育关注及信息差等因素 通过剧本化内容进行流量变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