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机构密集自购权益产品释放多重信号
证券日报·2025-08-13 00:12
公司自购行为 - 南方基金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三只权益基金 金额不少于2.3亿元 承诺持有至少1年 [1] - 工银瑞信基金及高管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旗下混合型基金 承诺持有1年 [2] - 泰康基金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旗下港股通指数型基金 [2] - 方正富邦基金年内两度自购权益类基金 金额合计不少于3000万元 承诺持有不低于1年 [3]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证监会《行动方案》提升中长期业绩、自购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50% 激励公募加大权益投资 [1] - 公募机构自购行为被视为对《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 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3] - 自购释放价值发现、信心提振和利益绑定三重积极信号 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信心 [3] 市场环境与投资逻辑 - 中国上半年GDP实现5.3%稳健增长 经济活力与韧性支撑资本市场长期向好 [4] - 中国股市处于全球估值洼地 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布局良机 [4] - 宏观政策延续宽松基调 A股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宽松、资产荒和产业升级三重共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