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竖店”郑州是怎样崛起的?
证券日报·2025-08-13 00:30

微短剧行业现状 - 郑州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微短剧制作中心,被业内称为"竖店"[1] - 2024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超23亿元,制作企业约820家[5] - 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占网民总数近七成[6] - 2024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15亿元,同比增长35.1%[7] - 预计2025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7] 郑州微短剧产业发展 - 郑州市提出到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的目标[1] - 郑州具有人口成本优势,从业人员超3万人[4] - 利用古建旧厂、闲置楼宇改造拍摄园区,形成"场景清单"一站式服务[4] - 2024年郑州承制3194部微短剧通过审查备案,203部进入全国热力榜[5] - 鼎革·中牟影视基地日均可接待3-8个剧组,半年接待600余个剧组[3] 行业生产特点 - 微短剧拍摄周期极短,通常2-7天完成[2] - 标准竖屏微短剧团队规模约70人[2] - 行业出现"抢导演"现象,头部导演引荐费达8000-10000元[2] - 拍摄基地处于7×24小时运转状态[3] - 基地提供20多个高频使用场景,包括机场安检口、公安审讯室等[3] 企业动态 - 多家影视类公司布局微短剧业务,包括万达电影、芒果超媒等[7] - 欢瑞世纪已完成短剧运营投放平台建设,海外平台已上线[7] - 海看股份计划打造精品微短剧厂牌,实现规模化收益[7] - 星港空间预计2024年出品微短剧达百部左右[2] 行业挑战与对策 - 面临内容同质化、专业人才断层、商业模式单一等挑战[8] - 郑州市提出"微短剧+"创作计划、AI赋能等多项举措[8] - 探索"微短剧+文旅"融合创新,打造主题旅游研学线路[9] - 推动行业从"流量至上"转向"品质优先"[9] 郑州经验总结 - 政府精准施策,提供高水平服务保障[10] - 盘活存量空间,创新改造闲置资源[10] - 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如广告公司进入微短剧领域[10] - 经验具有普适性,可借鉴用于培育新兴产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