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炉铁能变出“千种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公司历史与规模 - 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现代钢铁联合企业 累计产钢超4.4亿吨 产品种类达1300多种 其中独有产品200多种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 提供24.8万吨钢板助大桥抵御16级台风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管道让天然气输送效率提升30%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实现0.1毫米级高强度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量产 该产品能将新能源汽车电机效率提升超20% [5] - 极薄硅钢助力电机小型化轻量化升级 相同体积下输出更大功率 [5] - 公司研发750兆帕级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应用于乌东德水电站 磁轭钢片不平度小于1毫米/米 优于全球3毫米/米标准 [6] - 乌东德水电站机组转子由4.3万张磁轭钢片叠装而成 总重2100吨 高近4米 转速达每分钟93圈 [6] - "十四五"期间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发产品8个 独有领先品种牌号占比提升至48% [7] - 超宽汽车板市占率达75%以上 钢轨产品铺设里程达1.8万公里 光伏支架用钢将材料韧性提升150%以上 [7] 生产制造与效率提升 - 公司通过智能系统精密控制温度精度压力等参数 攻克20多个技术难题实现硅钢技术突破 [5] - 研发"5G+铁钢界面"智慧管控平台 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 铁水温降降低10摄氏度 运输环节年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13] - 热轧厂连续两个月毛利超过1亿元 [11]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厂区光伏板年贡献4500万千瓦时绿电 覆盖非生产用电 年减少3.54万吨碳排放 [12] - 力争2030年外购绿电比例达40% 厂内光伏装机规模达100兆瓦以上 [12] - 低碳汽车板废钢添加比例超40% 大幅降低长流程钢铁生产碳排放 [13] - 研发全流程减碳50%以上的汽车板建筑用钢等绿色产品 [14] 体制改革与经营优化 - 2016年宝钢武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 2017年武钢有限成立 [11] - 2023年在制造体系引入市场机制 上下工序以市场价格进行模拟经营 [11] - 改革促使职工形成经营思维 主动学算账跑市场抢订单 [11] - 冷轧厂前4月综合毛利超去年全年 [16] - 激励机制从考核生产指标调整为评价各厂部模拟利润 [16] - 改革落地半年 条材厂型材产线成功扭亏为盈 [16] 研发历程与团队成就 - 磁轭钢研发历经10个春秋 团队成功开发出性能领先世界的高强度高精度磁轭钢 [10] - 上世纪70年代消化吸收200多项专利 创造性开发一系列新产品 [8] - 1958年武钢一号高炉仅用14个月13天完成建设 突破外国预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