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抗联精神”怎样转化为育人宝藏
中国青年报·2025-08-13 06:35

通化师范学院自排话剧《杨靖宇将军》剧照。通化师范学院供图 "讲一个东北抗联故事只需要五分钟,而我能有这一刻,是无数抗联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的。"最近,在 通化师范学院举办的东北抗联文化体验实践活动的一次分享会上,历史与地理学院的大三学生杨清轩这 样说道。杨清轩是通化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讲解团的一员。从大一至今,她已经讲解了260多场。 这个从江南来到通化师范学院读书的姑娘越发觉得,这所学校和学校所在的中朝边境小城通化,是一座 宝藏。每次讲起东北抗联故事,杨清轩眼里就会有光。不少初次走进这所大学的人会发现,这里很多学 生眼里都有光。 靖宇广场一侧的围墙上,绘制了抗联组画,讲述了烽火年间,杨靖宇和抗联战士们艰苦战斗的20个场 景。 学校还打造了1000平方米的东北抗联美术作品陈列馆。其中有名家作品,也有学校师生作品。绘画作品 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了前线战斗、深入敌后、战友情、军民鱼水情等内容,与靖宇广场上的 组画内容相呼应。经过培训的学生讲解员们,会声情并茂地把绘画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讲给大家听。 位于校园内的通化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是让历史与地理学院的杨清轩心生敬畏的宝藏之地。这里集中 展出了400多位通化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