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 -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首次暑期开放,日均游客量约2000人,预约系统每日设置1000个名额且满额[2][7] - 博物馆采用全息投影、互动触摸屏等技术增强互动性,设置标本制作、虫珀模拟考古等动手体验区[7] - 博物馆拥有115名青少年讲解员,来自北京市100余所中小学,需通过一年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5] - 计划推动"馆校合作"模式,与中小学共建自然教育实践基地,并设计系列昆虫主题课程[8] - 考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扩大科普教育覆盖面,让无法亲临博物馆的孩子也能参与[8] 乡村研学 - 浙江安吉夏令营已接待近200名孩子,活动包括砍竹、锯筒、推石磨、打糍粑等乡村生活体验[9] - 吉林光东村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出沉浸式水稻博物馆和稻田课堂[10][11] - 江西婺源"小小农夫"项目让孩子体验插秧、捉鱼、晒秋等完整农耕周期[14] - 云南普洱开展茶园研学,小朋友学习采茶和制茶工艺[14] - 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夏令营提供住蒙古包、挤牛奶、骑马射箭等草原文化体验[14] - 乡村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0%,亲子家庭占比近七成[13] 红色教育 - 长沙橘子洲成为红色教育目的地,家长带孩子朗诵《沁园春·长沙》感受伟人风采[16][17] - 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有"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项目,小学生可背诵万余字讲解稿上岗[17][18] - 南京博物馆的日军暴行照片帮助孩子更深刻理解课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19] 文化体验 - 新疆伊犁喀赞其文化旅游区石榴花展览馆展示多民族文化,激发孩子对回族宴席菜"九碗三行子"的兴趣[23] -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西塘古镇让孩子学习"红船精神"并感受江南水乡风情[25] - 苏州黄桥菜市场开设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点,设计"菜场美学"课程和无人机科普活动[26][28][29]
暑假孩子去哪儿
中国青年报·2025-08-13 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