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建筑特色 - 郏县文庙采用"一轴两翼、左学右庙"的典型规制 是河南省现存布局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8] - 建筑群由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贯穿 中轴线设泮池、棂星门、大成殿等 东轴线含节孝祠、崇圣祠 西轴线含忠义祠[8] - 大成殿高15.5米 面阔19.7米 进深11.76米 为单檐歇山式建筑 殿顶采用绿色琉璃瓦与黄色菱形琉璃瓦组合[14] 雕刻艺术价值 - 前檐4根木质檐柱高4.6米 粗围1.85米 采用"龙绕柱"通体浮雕 柱顶刻制虎面俯视腾龙 为河南独有木雕[15] - 檐下大额枋与平板枋透雕日月云气、人物车马、花鸟山水等图案 内容与孔子圣迹图相关[15] - 石雕柱础八面浮雕"河图洛书""鱼跃龙门""一品当朝"等故事图案 蕴含传统文化寓意[15][18] 历史沿革与地位 - 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金泰和六年(1206年)重建为官方文庙 明清大修10余次 现存建筑以清代为主[7][22] - 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评价其木雕龙柱"河南只此一家"[16][18] - 全国现存文庙近千座 河南有7处文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文化教育功能 - 泮池和泮水桥为文庙独有建筑 象征古代秀才"入泮"入学传统[7] - 东轴线设魁星楼 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楼阁式建筑 传说与宝丰香山寺佛塔顶尖处于同子午线[21] - 现开办公益性国学堂 采用六佾舞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形成特色祭孔乐舞[22] 文旅开发规划 - 免费对外开放 年初中百人集体诵读国学经典成为当地文化景观[22] - 编制《郏县文庙保护规划》 围绕文庙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示范带 串联区域文化旅游线路[22] - 明清时期郏县儒学培养举人100余名 进士近20人 体现崇文重教传统[21]
了不起的古建筑丨郏县文庙:小城有大成
河南日报·2025-08-13 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