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王海”退场机制补位
经济日报·2025-08-13 08:20
"普通人维权怎么这么难?"就像网友吐槽的:"买个东西还要先考个资格证吗?"职业打假人至少让 老百姓觉得,市场上还有双眼睛在盯着奸商。 "消费环境怎么这么乱?"职业打假在网上最火的时候,恰巧是网购兴起、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监管 跟不上的年代。王海能火30年,跟他及时转型网络打假分不开。 打假网红"王海"们要失业了?最近,市场监管总局的官网上挂出了《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办 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是拟新增"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规定。今后, 只要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的,或者知假买假的,以及那些短期内对同一家商户有大量投诉举报记录 的,市场监管部门都不会再受理。 职业打假人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支持,认为他们虽然是为了钱,但确实帮消费者出了口 气。比如王海,早在1995年就因打假索尼耳机成名,在全国普及了刚刚生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5 年也被称为"消费者维权元年"。20多年后,王海又打假糖水燕窝,倒逼网红主播赔付,帮消费者获赔了 实打实的4000多万元。 也有人反对,觉得职业打假人老是盯着包装不规范、过了保质期等小问题,专挑小商小贩捏"软柿 子",搞得基层市场监管人员疲于奔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