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树披上了保险的“金甲”
金融时报·2025-08-13 10:26

古树保护项目启动 - 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启动"古树名木健康管理计划" 为419株千年以上古树提供保护救治保险保障 构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灾后赔付"全链条保障体系 [1] - 40组志愿者参与"平安古树守护行动"公益活动 通过"古树守护牌"进行现场守护 [1] 保险保障机制创新 - 采用"一树一档"精准保护模式 每棵古树建立独立档案 区别于传统种植保险的大面积定损方式 [1] - 运用自主研发"鹰眼系统"和"古树名木平安守护平台"遥感技术进行个体化查勘与验标 [1] - 保险机制推动古树保护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 [2] 专业支持体系 - 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成立"古树守护计划专家组" 协同园林绿化及古树保护专家开展系统性检查 [2] - 专家组成员包括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丛日晨等专业人士 强调古树作为"活文物"需要专业知识与文物保护双赢理念 [2] 全国古树资源背景 - 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总量达508.19万株 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有6.82万株 [2] - 2025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为古树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2] 企业项目拓展 - 2024年启动"我为古树上保险"计划 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机制 [3] - 已为广东江门小鸟天堂 四川广元翠云廊等地累计2万余棵古树提供超过3亿元保险保障 [3] - 公司依托保险保障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公益行动 将金融力量服务于生态保护与社会效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