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理退保”需谨慎 退保“三问”你了解吗
金融时报·2025-08-13 11:03

代理退保骗局模式 -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以代理退保或代办理赔名义诱导投保人委托业务 从中截取资金谋取不当得利[1] - 骗局采用精心设计手段 包括精准瞄准老年群体 利用其对保险条款不熟悉的弱点 夸大退保损失 以高额退费为噱头制造虚假承诺[2] - 通过逐步降低心理防线手段获取信任 如降低手续费比例 多人分工配合等 案例中手续费从20%降至10%吸引上当[1][2] 具体诈骗案例 - 中国人寿成功阻止一起代理退保骗局 72岁老人通过视频号接触所谓律所 对方以退还90%保费为诱饵[1] - 老人在三名不同工作人员轮番诱导下 先后三次转账共计4000元服务费 金额超过保单正常退保损失[1] - 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投诉信内容与涉嫌代理退保投诉信一致 经耐心沟通使老人意识到被骗并继续持有保单[1] 行业风险现状 - 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乱象层出不穷 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和完整非法利益链[1] - 这些行为给消费者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安全带来严重危害[1] - 部分自媒体为博流量赚眼球 刻意炒作保险是骗局可以全额退保等虚假信息 用片面案例否定所有保险价值[2] 消费者防护建议 - 消费者应谨慎做出退保决定 非专业人士建议不能盲从 亲戚等非保险人士主观判断未必符合个人风险需求[2] - 警惕陌生渠道信息 切勿轻信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中全额退保高额退费等广告 此类信息存在欺诈风险[3] -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法分子可能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 存在信息泄露资金被盗刷风险[3] 纠纷解决途径 - 遭遇代理退保不法中介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并直接与保险机构联系解决纠纷[3] - 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3] - 对保单有疑问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营业网点等正规渠道咨询[3] 理性退保评估方法 - 退保前可通过三问方式评估:是否清楚保单具体保障内容如重疾种类保额等 退保后保障缺口能否用其他方式弥补 若未来患病能否承担全部治疗费用[4] - 若三个问题都已解决 消费者进行退保便是理性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