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辰储能IPO悬了?被宁德时代起诉、大客户暴雷、百亿债务压顶

IPO进程与诉讼纠纷 - 公司赴港IPO进程因宁德时代诉讼而蒙上阴影,其中一起诉讼于8月12日开庭,直指上市聆讯窗口[1] - 公司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市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宁德时代主动报案[4]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公司及实控人吴祖钰等8名被告,案件已从民事诉讼升级至刑事立案[4][5] 财务数据与经营风险 - 公司2024年扭亏为盈,盈利2.88亿元,但剔除4.14亿元政府补贴后实际仍亏损[1] - 资产负债率高达73.1%,显著高于同行宁德时代(65.2%)和亿纬锂能(59.4%)[14] - 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达99.83亿元,而账上现金仅42.94亿元,资金链承压明显[1][14] - 应收账款从2022年2.23亿元激增至2024年83亿元,占营收64%,周转天数从12天暴增至186天[1][17] 技术争议与人才纠纷 - 宁德时代指控公司587Ah储能电芯技术参数与其专利产品高度重叠,能量密度仅差4.4%[10] - 双方争议焦点还包括复合集流体技术,公司创始人吴祖钰曾在宁德时代领导该技术开发[10] - 公司多名核心高管曾就职于宁德时代,包括创始人吴祖钰(工作8年)、执行董事易梓琦(1年)、副总经理庞文杰(3年)[7] - 2023年宁德时代以违反竞业协议起诉吴祖钰,后者支付100万元违约金[9] 海外业务与客户风险 - 海外收入从2022年3万元飙升至2024年37亿元,占总收入28.6%,毛利率高达42.3%[15][19] - 80%海外收入依赖两家美国客户,其中第一大客户贡献17.3%收入(22.4亿元),第四大客户贡献5.6%收入(7.3亿元)[20] - 市场推测第一大客户可能是美国储能企业Powin,该公司近期面临破产风险并计划大规模裁员[21][22] - 海外业务高毛利模式建立在"高价长账期"绑定策略上,面临全球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行压力[23]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储能电池平均售价从2022年0.8元/瓦时降至2024年0.3元/瓦时,两年下滑62.5%[16] - 国内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从2022年11.3%降至2024年8.1%,整体毛利率提升依赖海外业务拉动[15] - 美国政策变动和高额关税对公司海外业务构成潜在威胁[23] - 行业价格战导致公司承担激增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坏账风险,信贷亏损拨备从2022年180万元激增至2024年6.6亿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