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长三角到长江经济带:超级“创共体”来了
科技日报·2025-08-13 15:26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政策 - 长三角三省一市颁布全国首部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区域立法《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并于9月1日施行 标志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创新平台共建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提出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7] 区域创新合作成果 - 中新苏滁高新区60%外资项目、70%投资额和80%项目源自长三角地区 成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样板 [2]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超18000人 衍生孵化企业1700余家 服务企业累计超2万家 布局建设超100家研发载体 [5]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2022年以来组织实施项目43项 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 联动社会投入11.5亿元 [8] 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江苏奥意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个飞秒光栅 光谱调节参数达4阶国际领先水平 6000W光栅为国内最高功率倾斜光栅 [5] - 华睿生物技术成为国内最大β-丙氨酸生产基地 获2024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优秀奖 [2] - 亨通光电牵头建设"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成功铺设318公里世界最长单根无接头海底高速光缆 [7] 创新资源与生态建设 - 长江经济带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高校院所 一半左右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 五大国家级科创中心中3个位于该区域 [8] - 江苏2024年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共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6]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入渝5年引进人才811人 发布重庆市首款语言大模型兆言及全球首款AI全参数成药性预测平台 [9] 产业协同与要素流动 - 长三角共同推进建设两批24家创新联合体 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7] - 2024年联合攻关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 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 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8] - 通过联盟共建、平台共用和人才共聘等机制 打破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壁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