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1] - 政策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作及多部门协作原则,从消费需求端和供给端双端发力,具有低成本、广覆盖、操作便利等特性 [1] - 政策目的在于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撬动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细节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使用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2] - 贴息范围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2]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贴息后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 [3] - 借款人申请流程简约,只需授予贷款经办机构识别交易信息的权限,或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取得授权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细节 - 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2] - 经营主体无需单独申请贴息,按正常信贷流程办理贷款,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后一次性返还或直接扣除未来需支付的利息 [4] - 两项贷款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8] 经办金融机构与实施进展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经办机构共23家,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费、兴业消金、中银消金5家其他机构 [5] - 国有六大行已集体发布公告,表示将依法依规推进贴息工作,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明确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贷款实施贴息 [6] - 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如广发银行、浙商银行也公告将于9月1日起实施贴息,兴业银行等正在制定实施细则 [7] - 招联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将依托数智化优势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直达消费者 [7] 政策影响分析 - 政策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同时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支持其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8] - 政策将激发经营主体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扩大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投放,并将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 [8] - 财政承担贴息资金能减少银行在低利率贷款业务中的利息收入损失,缓解经营成本压力,提高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 [9] - 政策有助于刺激消费者进行家用汽车、文化旅游等大额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同时经营主体融资成本降低可使消费者获得更优质优惠的服务 [9]
两项贷款贴息方案出台 经办银行有序推行实施
财经网·2025-08-13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