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3][10] - 行业呈现"量微跌、价快升、利大增"特征,全年产量预计持平或微降1%以内 [3][10] - 二季度行业需求恢复较好,4-5月产量同比增长2.9%,高温少雨天气对旺季销量有积极影响 [10] 企业业绩分化 - 燕京啤酒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大幅增长45.45% [2][8] - 珠江啤酒预计归母净利润5.75-6.25亿元,同比增长15%-25% [8] -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销量下降8.2%,收入下滑9.5%,每百升收入下降1.4% [2][8] 渠道战略差异 - 本土企业非现饮渠道占比超7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百威过度依赖夜场、餐饮等即饮渠道,在社会消费政策调整中受较大冲击 [9] - 本土企业通过商超、电商、社区团购等非现饮渠道实现增长,抢占百威市场份额 [9] 产品结构升级 - 行业吨价有望再涨4-5%,龙头利润弹性远高于销量弹性 [10] - 燕京、珠江增量主要来自8-12元拉罐和精酿小瓶产品 [9] - 头部企业通过10元价格带高端化和场景化营销实现利润提升 [10] 跨界饮料布局 - 青岛啤酒推出"青啤优活"水饮品牌,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汽水构建"啤酒+饮品"双轮驱动 [13] - 跨界利用现有冷链、200万以上网点和品牌议价优势,边际成本极低 [14] - 短期贡献低单位数销量增量,中期通过饮料反哺啤酒吸引Z世代消费者 [1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关键词为"高端化内卷+渠道下沉+跨界协同" [3][15] - 威士忌、无醇啤酒、下沉市场精酿成为新增长点 [15] - 即时零售渠道和精酿/无醇等细分品类成为增长引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