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老牌餐饮店收缩背后:北上消费分流、供应链比拼
第一财经资讯·2025-08-13 21:09

香港餐饮业现状 - 香港餐饮业正面临转型期 多家老字号茶楼酒家陆续结业或缩减规模 包括营业35年的名都酒楼将于9月底关闭[1][2][7] - 2025年第一季度餐厅总收入为280亿港元 中式餐厅收入同比下降49%[7] - 超过十家知名餐饮品牌宣布结业 包括鸿星海鲜酒家 海皇粥店 大班面包西饼 金装炖奶佬 稻香集团和莲香楼也关闭部分门店[7] 新兴餐饮模式 - 平价快餐"两餸饭"模式快速崛起 价格区间在17至60港元 香港热门区域此类店铺数量显著增多[7][9] - 部分茶餐厅转型推出两餸饭业务 如敏华冰厅定价28港元[9] - 内地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实现价格优势 同类产品比本地餐厅便宜1/5 如蜜雪冰城柠檬水定价8港元仅为本地三分之一[16][17] 经营成本压力 - 经营成本占营业额比例升至68% 较疫前增幅达15个百分点[13] - 租金成为关店直接原因 如上环老店"球哥炖汤"因业主加租两成结业 富东阁也因租金太贵结业[11] - 铜锣湾 旺角等商业区出现多宗提前退租案例 部分业主主动降租两成仍难挽颓势[13] 支付与运营模式变革 - 传统现金支付 手写单据模式效率低 数字化支付体系使时间效率提升约1倍[14] - 2024年港澳商户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22.8% 金额增长12.3%[14] - 内地品牌采用"内地采购食材供港"模式 部分环节内地预制 节省在港食材和人工成本[16] 北上消费影响 - 2024年经深圳口岸入境香港居民超7700万人次 其中餐饮消费占比达九成以上[18] - 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处于高位 2025年4月一度突破0.95关口 近期回落至0.91左右[20] - 港人在深圳人均餐饮消费60港元 同等金额在香港仅能点主食 且能品尝香港没有的新口味[19] 行业转型举措 - 部分餐厅引入扫码点餐 调整菜单结构控制成本 推出"港式两餵饭"等亲民产品[22] - 优化供应链 推出更具性价比套餐 通过调整营业时间 精简菜单等方式控制成本[23] - 可能出现跨境合作餐饮模式 如香港品牌在内地建立中央厨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