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 - 江门市推出"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年实施方案 通过七大板块和17项工作任务形成全方位赋能体系[1] -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2025年重点突破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销渠道 2026年深化拓展培育3-5个全国影响力农业品牌 2027年全面提升实现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 产业基础 -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 拥有63家"菜篮子"生产基地 11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6个地理标志产品和113个"粤字号"农产品[2] - 打造以"江门优品"为引领的市县镇三级品牌矩阵 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900亿元[2][3] 市场拓展 - 加强电商平台建设 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计划至2027年举办不少于100场直播带货活动[3] - 创新"农产品盲盒"和"认养农业"模式 消费者可通过直播实时查看认养作物生长情况[5] - 开展"农产品进万家"活动 组织社区团购和线下体验[5] 品牌建设 - 重点擦亮新会陈皮 台山大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招牌[2] - 深入挖掘农产品文化故事 拍摄《侨乡味道》纪录片 创作文化短视频 举办沉浸式采摘节[5] - 开发陈皮 茶叶等文创产品 实现文化传播与产品销售双向赋能[5] 科技赋能 - 推广恩平市AI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 通过智能监测站采集土壤 虫情等信息实现精准农业[4] - 开展"智慧农业特训营"培训农民掌握手机智能操作和电商运营技能[4] - 举办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竞赛提升数字素养[6] 人才培养 - 建立"媒体助农人才库"开设直播带货 短视频创作等实操课程[6] - 计划到2027年培育50名具有影响力的"乡村网红"[6] - 推动"手机"成为"新农具" 培养农民成为数字"新农人"[4]
“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江门将培育50名乡村网红
南方都市报·2025-08-14 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