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赛道ETF扎堆拆分 - 港股创新药、通用航空、有色金属、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银行、券商、军工、红利等热门主题ETF近期频繁进行1:2份额拆分,单位净值直接砍半 [1] - 某港股创新药主题ETF拆分前份额超26亿份、单位净值超1.8元,拆分后份额增至50亿份以上、单位净值回落至1元以内,年内回报率接近翻倍 [1] - 银行、金融科技主题ETF拆分前单位净值在1.7元以上,通用航空、红利、券商等主题ETF拆分前单位净值分布在1.2元上下 [2] 拆分操作的技术细节 - ETF拆分后通常保持最小申赎单位不变(如100万份),导致最小申赎单位净值同步下降(如从180万元降至100万元以下) [2] - 部分ETF在拆分单位净值的同时翻倍最小申赎单位(如从50万份增至100万份),使得最小申赎单位净值维持原水平(约80多万元) [2] - 当ETF单位净值超过2元时拆分意义较大,1元附近拆分可能导致跟踪误差,因主板成分股需以100股取整影响IOPV准确性 [3] 拆分的市场效应 - 三重效应: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散户资金、缓解投资者"恐高"心理、提升流动性或引发"填权"式短线行情 [2] - 做市商偏好合理净值区间(非过低),因低净值会放大买卖价差影响,专业机构倾向回避1元以下ETF [4] - 高净值ETF拆分可缓解做市商和套利者的资金占用压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 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 - 营销重点包括"降低交易门槛""提升交投活跃度""超额收益支撑拆分",部分宣传将拆分与"绩优基金"标签绑定 [4] - 同质化竞争下,基金公司通过拆分事件制造营销热点,强化产品曝光度与投资者黏性 [4][5] - 营销行为针对散户主导的市场环境,利用其偏好低价品种及炒作"高送转"概念的心理 [5] 行业专家观点 - ETF拆分属中性操作,不应作为买入信号,需结合估值与行业景气度综合判断 [5] - 拆分后短期或改善流动性,但长期规模增长仍依赖跟踪能力、底层资产表现及市场信心 [5]
基金营销大战火力全开拆分真是绩优ETF的“专利”?
中国证券报·2025-08-14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