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越卖越亏”,韩国担忧“石化危机”
环球时报·2025-08-14 06:45

韩国石化产业危机现状 - 丽川NCC乙烯生产龙头企业3月获资2000亿韩元后,8月又提出追加3000亿韩元援助请求,短期流动性压力缓解但长期输血难维系[1] - 丽川NCC因过度依赖乙烯生产,2022年以来累计亏损8200亿韩元,8月初暂停第三工厂运转,面临3100亿韩元到期借款违约风险[1] - 韩国石化四大巨头2021年合计盈利9万亿韩元,2022年亏损8784亿韩元,2023年上半年再亏5000亿韩元,全年亏损或扩大[2] - 波士顿咨询预测若萧条持续,3年后仅50%韩国石化企业能维持经营[2] 危机成因分析 - 本轮困境源于结构性竞争力下滑,韩国NCC装置乙烯生产成本高于中东直接制乙烯工艺[2] - 中东乙烯产能价格仅为韩国三成,中国产品价格低15%-20%,韩国通用化工产品市场被全面压缩[2] - 石化产业直接间接带动就业40万人,大型企业停产将波及上下游数十家合作企业并冲击地方财政[2] 企业应对措施 - 多家企业通过停产减产或剥离非核心资产维持现金流,蔚山产业园区过去一年已有10家工厂停产关闭[3] - LG化学计划出售丽川NCC二厂股份,并于8月剥离经营十余年的水处理过滤业务[3] 政府与学界建议 - 学界建议政府主导推动企业整合和产业升级,避免地方经济系统性衰退[3]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拟配套3万亿韩元政策金融支持,含1万亿韩元结构转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整合及业务重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