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元贴息可能带动100元贷款,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支持提振消费
上海证券报·2025-08-14 07:19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贴息政策,被视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1] - 政策特点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发挥公共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源流向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和提升市场活力[1] - 通过1%的贴息比例测算,1元贴息资金可能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服务业供给,产生显著撬动效应[1] - 政策旨在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统筹增强消费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对提振消费特别是扩大服务消费产生积极作用[5] 居民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条件 - 政策支持核心条件是存在真实的消费行为,满足合理的借贷需求[2] - 若贷款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其他违规套利行为,则不属于政策支持范围,无法取得贴息资金[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条件 - 政策支持核心条件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2] - 重点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禁止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2] 政策实施与监管机制 - 金融监管部门将两项贴息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金融监管,财政部配合督促贷款经办机构做好贷款管理[3] - 贷款经办机构授信需基于借款人真实需求和信用状况,不得借贴息政策诱导消费者借贷[3] - 金融监管总局督促经办机构负责贴息资金测算、审核、申请工作,确保数据和材料真实、合规、准确[3] - 商务部督促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合格经营主体[3] 政策协同与未来方向 - 新贴息政策有望与中国人民银行此前设立的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形成联动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领域信贷供给[4] - 贴息政策直接降低融资成本,再贷款政策通过中央银行提供低息资金促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形成政策合力[5] -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包括引导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以及优化居民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5]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况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或调整贷款经办机构范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