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风险 - 宣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月化24%收益但核心代码仅300行且存在致命递归调用漏洞[2] - 项目方可通过预设指令随时抽干资金池[2] 代币经济机制缺陷 - 动态质押机制使投资者锁仓越久加息幅度越大 崩盘前87%代币被锁定形成资金闭环[4] - 机制既延缓兑付压力又为资产转移争取时间[4] 价格异常表现 - AJE/USDT价格单小时暴跌84.13% 从6.196 USDT高点跌至0.988 USDT[5] - 24小时交易量显示异常 24小时交易量(AJE)为0.00000 24小时交易量(USDT)为0.000[5] 资金转移操作 - 崩盘前72小时5个关联钱包通过混币器洗白4700万枚AJE[4] - 资金流向与币安某匿名账户高度关联[4] - 崩盘前2小时1.2万枚ETH(价值3200万美元)转向交易所高管关联的新加坡账户[5] 交易所参与程度 - 聚币交易所副总裁王泽平直接参与AJE决策并要求用平台流量导流[4] - 交易所APP连续45天置顶宣传并向300万用户推送限时加息链接[4] - 聚币热钱包与AJE项目方有53笔直接转账[5] 市场操控手段 - 每日固定推送虚假盈利截图并将质疑者称为空军黑子[6] - 使用错过AJE等于错过比特币话术诱导加仓[6] - 利用损失厌恶心理推出补仓加息活动诱导投资者追加资金[6] 监管与司法挑战 - 资金通过三条公链分散转移涉及13国交易所节点[6] - 跨链追踪系统锁定2300万美元资产但跨境取证面临三大障碍[6] - 离岸司法协作低效 混币器技术溯源难 智能合约匿名性增加责任认定难度[6] 法律管辖争议 - 聚币交易所90%用户来自国内且运营团队位于深圳但以新加坡注册主张不受中国监管[9] - 境外交易所境内运营的监管空白导致离岸注册境内服务收割后跑路模式屡禁不止[9] 行业警示指标 - 真正的DeFi项目会公开审计报告且绝不承诺固定收益[9] - AJE前5地址持有93%代币的极端数据本应作为预警信号[9] - 需避开频繁更名且有冻结提现前科的交易所[9]
AI 稳赚是谎言?AJE 崩盘深层解剖:资金洗白、心理操控与责任迷局
搜狐财经·2025-08-14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