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0981.HK):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 持续受益于先进制程结构优化与国产替代趋势
格隆汇·2025-08-14 10: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4%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3.21亿美元,同比增长35.61% [1] - 毛利率达21.45%,较上年同期增长7.6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与产能利用率回升 [1] - 2025Q2产能利用率达92.5%,同比环比双增 [1] - 2025年第一、二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49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合计3.31亿美元 [1] 产品结构与技术突破 - 收入结构中车规芯片占比提升,包括模拟、电源管理、图像传感器、逻辑、嵌入式存储器及控制器等 [1] - 昇腾920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采用中芯国际6nm工艺,每卡提供超过900 TFLOPS的BF16算力 [3]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具备300PFlops算力,内存容量达英伟达GB200方案的3.6倍,带宽为2.1倍 [3]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综合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AI芯片行业面临设计、制造及量产稳定性三大壁垒 [1] - 14nm工艺流片成本约300万美元,7nm工艺流片成本达3000万美元 [1] - 荷兰和日本政府对二十余种半导体设备实施出口关注,包括EUV、DUV光刻机及刻蚀设备等 [2] - 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目前仅允许性能为H100三分之一的H20供货中国大陆 [2] 国产化进展与政策支持 - 中微公司CCP刻蚀机已实现批量销售并应用于5纳米芯片生产线 [2] - 北方华创在刻蚀设备、原子层沉积设备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 - 大基金三期将重点支持半导体制造、材料、设备零部件及AI算力芯片等领域 [2] - 中芯国际在28nm、40nm平台实现量产,并布局工业级、车规级芯片平台 [5] 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 2031年全球AI GPU市场规模预计达4762.2亿美元,2024-2031年CAGR为30.23% [2] - 英伟达在亚洲市场份额从95%下跌至50% [4] - 寒武纪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涨4230% [3] - 国产AI服务器获得阿里云、腾讯云、字节跳动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量采购 [4] 产能与战略布局 - 中芯国际2025Q1产能利用率89.6%,环比提升4.1个百分点;2025Q2达92.5%,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4年在建工程合计882.75亿元,产能建设自2022年起加速扩张 [5] - 公司提供8英寸与12英寸晶圆代工服务,配套设计服务、IP支持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