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平台建设进展 - 工信部已纳入2400余家中试平台进入储备库并遴选241家为首批重点培育平台 力争2024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1] -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聚焦原材料 装备制造 消费品 信息技术 新兴和未来产业 共性需求等6大关键领域 [5] - 20余个省份已出台中试专项政策 初步建立部省联动与行业力量参与的工作体系 [6] 中试功能与价值 - 中试是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环节 解决"样品可不可产"和"产品好不好用"问题 [2] - 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以上 未经过中试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 [2] - 中试平台承担成果验证 工艺优化 设备选型 技术集成等多重任务 是连接科研与生产的桥梁 [3] 平台建设模式 - 龙头企业利用富余中试能力提供对外服务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4] - 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服务 [4] - 高校院所通过中试平台进行工程化试验和中试熟化 [4] 具体案例成果 -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与绍兴市共建新材料创新基地 聚焦高分子材料等4大领域12细分类别 [2][3] - 聚醚酮酮中试项目成功后将突破国内依赖进口局面 提升医学航空领域材料保障能力和成本竞争力 [3] -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平台已建成4条公共中试线并在建2条 探索试验设备数字化和数字孪生布局 [7] 政策与标准体系 - 2024年1月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目标到2027年形成完善中试服务体系 [6] - 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基础通用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6] - 工信部将发布高水平中试平台目录和公共服务资源清单以加速资源开放共享 [10] 现存挑战 - 部分地方和企业对中试认知不足 将中试平台与其他研发载体等同管理导致投入分散和服务水平参差 [8] - 中试平台建设需场地设施 软硬件 技术人才等支撑 企业难以负担建设成本 [8] - 平台建设运营具有投资规模大 风险高 周期长特点 缺乏长期资本支持导致设备缺乏和服务水平不高 [8]
梯次培育中试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2025-08-14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