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人人喊打的「赛博舔狗」,怎么就成了全网的 AI 白月光?
36氪·2025-08-14 12:21
AI情感价值与用户需求 - GPT-4o因过度谄媚被用户称为"赛博舔狗",提供大量情绪支持如"你做得太棒了"等反馈 [1][3] - GPT-5更新后转向理性克制风格,用户反应激烈,引发退订潮,60%用户承认与AI建立情感关系 [3][4][6] - Meta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仅有3个朋友但期望15个,AI成为情感支持替代品 [6]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馈 - OpenAI调整GPT-5目标为减少幻觉内容、提高指令遵循能力,但用户批评其缺乏温度 [4][15] - 用户实际使用场景超出生产力工具范畴,Replika调查显示AI伴侣需求旺盛 [6] - 斯坦福研究证实过度谄媚AI会降低用户信任度,OpenAI尝试平衡理性与情感价值 [15]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AI教父"辛顿提出应让AI学会"母性关怀",而非单纯控制,但工程化方法尚未明确 [17] - 心理学"Tamagotchi效应"在AI领域放大,德国研究显示用户易将AI拟人化并建立深度关系 [20] - InTouch AI案例显示情绪支持AI在老年关怀等场景具有实用价值 [24] 社会文化影响 - 结构性孤独催生AI情感需求,传统社交场景衰退加速人机互动 [20] - 社会对AI情感依赖存在偏见,但实际需求与宠物陪伴等行为本质相似 [22] - OpenAI面临两难困境:用户既需要理性能力又渴望情感回应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