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严辅助驾驶新规要来了,用户脱手必须干预,OTA升级需备案
36氪·2025-08-14 16:57

监管政策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联合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2] - 政策涵盖四大方向: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生产一致性监督、广告宣传行为规范、事件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 [2] - 工信部此前已要求车企明确辅助驾驶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并强化安全主体责任 [3][6] 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要求 - 车企需在车辆App、车载系统及用户手册显著位置展示辅助驾驶安全提示,避免用户误用为自动驾驶功能 [7] - 强制开发"安全优先"驾驶员监测系统,对脱手、睡眠等行为实时采取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限速或强制停车等措施 [7] - 禁止任何形式主动关闭驾驶员监测功能,包括用户破解或车企营销性弱化警报,市场监管总局将专项调查违规行为 [8] - 要求车企加强网络安全防御,实时监控黑客攻击、数据窃取及系统漏洞风险 [7] 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 车企需在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填报辅助驾驶系统、电池等关键信息,未经备案禁止开展OTA升级活动 [9] - 禁止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版本或通过OTA隐瞒缺陷,频繁OTA升级的车企将面临重点抽查 [11] - 对虚标续航、隐瞒电池差异、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等行为进行严格处理 [11] 广告宣传行为规范 - 禁止虚假或夸大辅助驾驶能力,需明确告知自动化等级、系统边界等信息 [12] - 营销中不得暗示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避免消费者误解功能边界 [12] - 禁止夸大车辆驾驶性能误导消费者高速驾驶,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工信部开展专项检查 [12][14] 事件事故报告机制 - 车企须及时报告辅助驾驶使用期间的安全事件及碰撞事故,隐瞒重大事实将面临专项核查 [15] - 未按要求报告事故的企业将被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 [15][16] 行业影响 - 政策推动辅助驾驶回归"辅助"本质,强化安全性与用户体验 [17] - 规范化措施有助于减少事故风险及舆论争议,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