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正义投资历史与策略 - 软银曾持有英伟达4.9%股份并以不到40亿美元出售 若持有至今价值2230亿美元[2] - 软银在2023年四季度加码英伟达持仓至10亿美元 2024年一季度增至约30亿美元[5] - 同时购入台积电股票3.3亿美元和甲骨文股份1.7亿美元[5] 近期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财季软银净利润达4218亿日元(约29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1276亿日元[7] -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英伟达二季度股价暴涨46% 贡献4514亿日元利润[8] ARM战略布局 - 软银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ARM 较当时市值高出43%[11] - ARM目前市值达1467亿美元 为软银带来千亿美元回报[11] - ARM毛利率达97% 现决定亲自下场造芯片并向AI芯片公司转型[12] AI生态系统构建 - 通过投资联动半导体、软件、基础设施等领域构建深度整合AI生态系统[13] - 推动与OpenAI、甲骨文合作及参与亚利桑那州1万亿美元AI制造中心项目[14] - 2024年两次投资OpenAI合计20亿美元 正牵头其400亿美元融资并计划追加300亿美元[15][16] 历史投资失误 - WeWork投资超180亿美元导致愿景基金巨额亏损 最终公司2023年倒闭[24][25][26] - Katerra获20亿美元融资后破产 View市值跌至134万美元 Brandless等多家被投企业倒闭[29][30][31][32] - 2019年因陷入WeWork泥潭错失投资OpenAI机会[34] 投资风格演变 - 从早期投资阿里巴巴获超1700倍回报的方法论转向追求确定性[38][40] - 当前投资组合更侧重上市公司 但仍保持对初创公司的高风险投资[19][38] - 目标成为AI领域第一平台公司 但实际控制力有限需依赖合作方[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