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胜过标签,关税影响下为何“美国制造”不香了?|全球贸易观察
第一财经·2025-08-14 17:55
关税政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美国消费者对"美国制造"标签的吸引力下降18% 与三年前相比[7] - 关税政策导致消费者将"美国制造"与高昂价格关联 因国内生产成本较高[1][4] - 价格、质量和功能等关键产品特征的重要性超过原产国因素[6] 消费者偏好与收入分层 - 家庭收入不超过12.5万美元的群体更易受高端产品原产国(美英法德日加)影响[4][5] - 收入超过12.5万美元的群体对高端产品兴趣下降 因更注重性价比和家庭人口分摊支出[5] - 低收入群体(低于1.5万美元)和高收入群体(15万-20万美元)对低成本生产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墨西哥)偏好度最高[5] 产业回流政策效果 - 关税政策未能提升消费者对美国作为商品原产国的兴趣[6] - 企业生产转移至越南和孟加拉等国 但32%消费者拒绝孟加拉产产品 26%拒绝越南产产品[7] - 美国贸易逆差达1万亿美元 占4.1万亿美元总进口额的24% 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8] 跨国品牌与地域偏好 - 美国消费者最认可本国科技(苹果谷歌微软Meta)、零售休闲(亚马逊星巴克)、娱乐媒体(华纳兄弟迪士尼)及服装美妆(拉夫劳伦耐克)领域品牌[4] - 加拿大成为最受欢迎外国供应商和制造业国家 墨西哥受欢迎程度较低[7] - 年轻消费者更易受低成本原产国驱动 年长者更少关注原产国因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