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眼镜的成人礼在于支付
36氪·2025-08-14 18:22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2025年被称为"AI眼镜元年",Rokid、魅族、夸克、小米、雷鸟等厂商在半年内密集发布新品,发布会间隔压缩至数周 [1] - 全球智能眼镜销量预计2025年达350万副(同比增长230%),2029年有望突破5,500万副 [14] - 支付功能成为行业共识,Rokid、小米、夸克、雷鸟等产品均接入支付宝"看一下支付"能力 [1][5] 技术突破与产品演进 - 技术瓶颈显著改善:主流新品重量降至60克以内,续航突破8小时,光学模组轻量化与能效管理提升佩戴体验 [2] - 交互方式持续优化:Rokid支持语音+视觉支付(用户说"乐奇付钱10元"并看向收款码即可完成交易) [5] - 支付场景拓展:雷鸟X3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识别商户"支付宝碰一下"收款设备的AI眼镜 [5] 支付功能的战略意义 - 支付是高频刚需场景:成年人日均支付超10次,覆盖早餐、地铁、外卖等全链路生活场景 [3] - 支付习惯推动设备普及:Apple Watch接入支付功能后两年内使用率猛增,约37%用户2023年末使用移动支付 [7] - 支付成为"行业成人礼",类比扫码支付对智能手机、Apple Pay对智能手表的催化作用 [7] 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 支付基础设施领先:中国移动支付覆盖率86%(全球第一),二维码支付普及无需改造商户硬件 [9] - 产业链成熟度:AI眼镜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60%,供应链具备数周内完成原型验证与小批量试产的能力 [10] - 生态协同高效:统一市场促使硬件厂商、软件团队快速适配,支付功能从个别产品亮点迅速成为行业标配 [11] 发展挑战与未来方向 - 用户习惯待养成:需从"可用"过渡到"愿用、常用",依赖高频场景驱动 [14] - 产品形态需优化:重量、续航及全天候佩戴体验仍需突破 [14] - 安全机制待普及:支付与身份验证需建立用户信任 [14] - 支付作为生态入口:可激活导航、AI助手等服务,推动设备从交互终端升级为感知决策节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