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空置率降至16.9%,新质生产力成办公市场新增量
搜狐财经·2025-08-14 19:18

核心观点 - 写字楼市场短期仍面临以价换量调整 但核心商圈通过租金适配与产业升级展现韧性 新质生产力相关办公需求有望成为破局关键 [1][7] 一线城市空置率表现 - 北京2025年第二季度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为16.9% 较2024年底的18.3%下降 是唯一同比环比均改善的城市 因无新增供应且存量面积持续去化 [3] - 上海空置率达23.6% 广州为19.8% 深圳高达27.8% 三城空置率环比同比及较2024年末均攀升 [3][4] - 深圳空置率居四大城市榜首 因年内有122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集中入市 叠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导致需求分流 [4] 租户行业结构特征 - 2025年1-6月金融服务企业租赁单数占比20% 居首位 覆盖传统金融 消费金融 金融科技等领域 代表企业包括华夏基金 爱建证券 马上消费金融 [4] - 科技研发与专业服务租赁单数占比均为13% 科技研发聚焦芯片 人工智能 AR/VR等硬科技赛道 专业服务涵盖法律 咨询 人力资源等领域 [5][6] - 医药健康 消费零售等新质生产力行业逐步成为增长引擎 科技研发 医药 消费 传媒娱乐等行业租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7] 区域集聚与产业绑定 - 租赁区域集中在北京金融街 上海陆家嘴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核心商务区 [4] - 上海张江科学城形成集成电路设计-AR设备研发-电力通信的产业链聚集 入驻企业包括海光云芯 XREAL 乐鑫科技等 [5] - 写字楼入驻行业分布与区域产业定位深度绑定 如上海张江的科技 北京金融街的金融 [6] 标杆项目运营模式 - 上海中海中心写字楼2024年净吸纳量达7万平方米 跻身全市去化量首位 通过打造楼内法律服务中心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6] - 项目入驻包括亚太国仲商务咨询 沪师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 构建覆盖企业国际化全周期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 [6] 城市层级差异化策略 - 一线城市以金融 跨国医药 硬科技总部为主 运营商通过硬件配套及软性服务吸引高净值租户 [7] - 新一线城市如成都 珠海 天津等侧重区域总部及细分赛道研发中心 以产业政策 成本优势 空间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