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资金融机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原因何在?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4 22:58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转变 - 8月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乐观情绪净值大幅上升至11%,为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而7月份仅为2% [1] - 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 [2] -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及野村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5月后上调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幅度在0.3至0.7个百分点之间 [2] 支撑外资机构信心的经济因素 - 二季度中国GDP增长5.2%,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国际预期 [5][7]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内需贡献率升至68.8%,成为关键引擎 [7][9] - 出口展现强劲韧性,实际GDP增长折年率达6.0,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强劲出口抵消了对美国出口的下降 [3][6]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8][9] 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提升 - 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表现亮眼 [6] -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及机器人、3D打印机新兴产业全球份额快速提升 [6]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9] - 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凸显,出口结构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13] 政策协同与制度型开放 - 自去年9月以来一系列宏观增量政策协同发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配合 [6][8] - 政策聚焦促消费、化解地方债务、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治理“反内卷” [6] - 制度型开放深化为外资提供稳定预期 [8] - 中央财政提高研发加计扣除比例,央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卡脖子”领域 [13] 消费与内需的长期趋势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在5%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13] - 服务消费成为新增长引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快速扩张,文旅、康养新业态蓬勃发展 [13] - 生育补贴、社保户籍限制放宽等措施落地释放消费潜力 [13] - 内需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地位日益稳固,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多年超50% [10] 外部环境与出口市场多元化 - 外部环境边际改善,短期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7] -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强劲,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超过50% [10][13] - 新兴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扩张,部分对冲发达经济体需求放缓的压力 [7] - 中国通过技术升级、产能合作重塑全球分工,新兴市场红利加速释放 [10] 未来政策导向与增长动力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5][18] - 产能治理与“碳中和”目标深度融合,推动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16] - 2025年预算内投资重点投向新基建和保障性住房,以拉动内需对冲外部风险 [17] - 政策组合拳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与增长动力转换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