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动态 - 8月13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成功发射 8月以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5天内连续完成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二号火箭发射 创下我国高密度发射纪录 推动商业航天产业2.8万亿元市场规模加速释放 [1] - 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超过去年同期 多款新型号/可复用火箭计划2025年完成首飞 商业航天指数连续上涨 [1] - 证监会"6.18"IPO新政发布 明确把商业航天纳入"可尚未盈利"的绿色通道 [3] 资本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超4200万元 最新份额4.16亿份 年初至今份额新增率达118.79% [2] - 自7月29日起已有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三家商业航天企业启动IPO [4] - 星际荣耀披露第二十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计划适时进行上市申报 [5] - 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 中科宇航估值110亿元 屹信航天估值超80亿元 星际荣耀估值约150亿元 四家企业总估值超500亿元 [5][6] - 星图测控(920116.BJ)上市后股价涨幅超907% 总市值超百亿元 [6] 企业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拥有成熟液体火箭朱雀二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今年首飞 [4] - 屹信航天实现卫星载荷小型化 单颗卫星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 功耗降低40% 2024年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4] - 中科宇航拥有成熟固体火箭力箭一号 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8月底完成首飞 [4] - 星际荣耀"星际归航"号火箭垂直回收驳船下水 双曲线三号火箭计划今年完成首飞及回收 [5] 产业发展趋势 - 国内大型低轨卫星组网频率从间隔两个月提升至"月发" 甚至"9天3发" [8] - GW星座预计2030年前完成约1300颗卫星发射 2030年后年均发射量将达1800颗 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 [8] - 卫星研制企业批量化生产能力提升 银河航天缩短80%研制周期 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单星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 年产能力500颗 成本下降45% [8] - 民营火箭发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朱雀三号、双曲线三号等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走向成熟 [9] - 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 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 [11] 产业链机会 - 上游核心部组件厂商有望率先迎来业绩增长 重点关注箭体结构件、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传感器相关企业 [9][10] - 下游应用围绕"通、导、遥"三大基础板块拓展 卫星通信服务从应急工具升级为常态化服务 [11] - 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在集成电路、惯性导航、雷达等领域存在交叉应用机会 [11]
资本与产业双驱 万亿商业航天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4 23:43